云裝修 篇八:這篇原創太干了,都是因為“除濕機”
大家好,我是Gor_,又來嘮叨的事了,請各位值友多多支持。
寫個系列的起因是小哥我目前正在做裝修的知識儲備,經常刷張大媽的裝修版塊,受到各位值友很多啟發,也來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思路。
云裝修的云,是云評測、云養貓的云。云裝修就是還沒落實的裝修方案,資料多來源于網絡和各廠家宣傳資料。
在之前的文章(第六篇)里,不少值友在評論區里表達對房間潮濕的擔憂,特別是大廣東和包郵區的小伙伴們,年年都要面對回南天和梅雨天的考驗雖然這幾年在張大媽的熏陶下,不少值友已經入手了,衣服內褲終于得救了,可是家里的這些木制家具怎么辦啊。。
“買除濕機啊!”別急,讓我慢慢說。。整整4000字呢。。
封面圖源:DehumidifierBuyer'sGuide網站-KnowledgeBase欄目
注:這篇文章的部分內容來源于DehumidifierBuyer'sGuide網站和維基百科Dehumidifier詞條。
濕度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:濕度大不僅會讓家里木家具潮濕發霉,而且滋生細菌,影響健康。
根據國標GB/T-2002《室內空氣質量標準》,相對濕度在40~80%(夏季空調),30~60(冬季采暖)為合格。
濕度:表示大氣干燥程度的物理量。在一定的溫度下在一定體積的空氣里含有的水汽越少,則空氣越干燥;水汽越多,則空氣越潮濕。常用絕對濕度,相對濕度,露點溫度來表示。
絕對濕度:每立方米濕空氣中所含水蒸氣的質量,即水蒸氣密度,單位為g/m3。
相對濕度:空氣中的絕對濕度與同溫度和氣壓下的飽和絕對濕度的比值。
露點溫度:空氣中水汽含量和氣壓不變的條件下冷卻達到飽和時的溫度,單位為℃。標準大氣壓下的露點稱為常壓露點。
原理①:在一定的氣壓和一定的溫度的條件下、單位體積的空氣中能夠含有的水蒸氣是有極限的,若該體積空氣中所含水蒸氣超過這個限度,則水蒸氣會凝結而產生降水。
原理②:溫度越高,飽和水汽壓越大,即空氣中所能容納的水汽含量增多。
原理③:壓縮空氣后,氣壓增大,露點(此時叫壓力露點)會升高。壓力露點和常壓露點換算見下圖。
不同線代表不同壓力下,最右邊一條線為0MPa時的壓力露點(a.k.a常壓露點)。可以看出,壓力變大之后,壓力露點(相對于常壓露點)會升高。
1.用干燥的空氣置換潮濕的空氣
用室外的干燥空氣置換室內的潮濕空氣就是這個道理(例如洗澡之后通風換氣)。如果說,可以確保進入室內的新風一直是干燥的,豈不美哉?
別說。。還真有,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了解一下。。。相當于在加個除濕裝置。。(由于下面一大段都是除濕機的內容,我在文章后面再說這個)
2.將潮濕空氣的溫度降低到露點溫度以下,使其含有的水蒸氣凝結析出1)壓縮機式除濕機和空調
市面上大部分除濕機(壓縮機式)和市面上大部分空調的除濕功能都屬于這一類。兩者都是通過冷媒來制冷,使得空氣中水分凝結后通過排水管排出,所以兩者會用到壓縮機來氣化/液化冷媒。
而兩者的區別是,空調在房間里只制冷,除濕機則多了一個加熱的步驟,所以除濕機不會降低室內溫度,除濕效果更好:相對濕度是和溫度相關的,空調出來的空氣雖然凝結并排走了一部分水,絕對濕度降低了,但還是100%(在降低了的那個溫度下)的相對濕度。
2)某些條件下,可以用地下水作為冷源,那就不需要壓縮機(但是要水泵),不過一般家里用不著這種方法。
3)半導體式除濕機
除濕效率250~740ml/天;能耗22.5~60W;適用面積(按2.7m層高算):31~63平米。原理見下圖:
4)壓縮機式除濕機VS半導體除濕機
a)壓縮機式:
優點:①國內大部分除濕機都屬于這種,可選擇的產品多;②(相對來說)除濕效率高;
缺點:①因為有壓縮機,所以運行噪聲(相對來說)大;②整體重量較重(一般10kg以上,15kg很正常),不方便搬動;③因為用了冷媒,所以使用時要注意安全,如下圖:
b)半導體除濕機:
優點:①結構簡單(12V風扇+半導體制冷元件+散熱鰭片X2);②運行噪聲低(只有風扇沒有壓縮機);③能耗較低。
缺點:①除濕效率低;
5)小結
這類通過降低溫度到露點以下來除濕的除濕機,在露點溫度低時可能出現結霜的問題。結霜的話要先除霜才能繼續除濕,不僅影響了除濕效果,也增加了功耗。
P.S國內的除濕機產品常用兩個除濕量來表示除濕效率:①名義除濕量(依據GB/T-2003《除濕機》),指在環境溫度(干球溫度)27℃,60%相對濕度的密閉恒溫恒濕環境中,一小時可以從空氣中抽出的水分(俗稱“二六工況”);②日除濕量,指在環境溫度30℃,80%相對濕度的密閉恒溫恒濕環境中,一天可以從空氣中抽出的水分(俗稱“三八工況”)。
3.壓縮空氣,使得壓力露點升高,水蒸氣凝結析出
壓縮空氣比壓縮冷媒還麻煩,算了算了。。。
4.化學除濕法
1)間歇式除濕
通過吸附劑的吸水性除濕,除濕效率低,容量小,但勝在便宜、不用插電。例如市面上出售的這類(一次性)就是。
上面這個吸濕量500ml,可以用1-3個月(就是1~3個月可以吸0.5L水),而常見的除濕機除濕效率動輒標幾十升每天。
除了國內常見的這種用完就扔的除濕劑,國外有下圖這種可再生的除濕劑,吸濕量4~6安士,即不到200ml。可以用20天到1個月,然后插電8~10小時就可以再生重復使用。(價錢是15美元)
2)溶液除濕/連續式
有些液體是有吸水性的(例如氯化鋰、三甘醇),連上再生裝置就可以形成除濕-再生閉環。原理如圖:
優缺點:①除濕溶液和空氣接觸,可以順帶除塵,也可以減少滋生細菌風險,但也導致要定期維護這些溶液;②結構復雜,設備多,不適合家用;
3)轉輪式除濕機、除濕輪
組成:轉輪,冷暖器,加熱器,風扇
原理:在轉輪/除濕輪上填充吸附劑,將75%的區域分為除濕區,25%的區域為加熱活化區。潮濕空氣(右往左)通過轉輪后在吸附劑作用下干燥;另一波潮濕空氣(左往右)經過加熱后帶走除濕輪吸附的水分,再經過冷凝器冷凝析出水分。
優點:①不需要壓縮機,減輕了重量(8kg左右),也降低了運行噪聲;②不需要用冷媒,安全性提高,也更環保;③屬于化學除濕法,可在露點溫度以上除濕,在低溫或低濕度條件下表現良好。
缺點:①需要用到加熱器,功耗高(上面那個580W);②標的除濕量相對小(0.3L/h,20℃,60%RH),而2000多元價位的除濕機標的是0.5kg/h(27℃,60%RH),如果考慮低溫對壓縮機式除濕機的影響,兩者效率可能差不多?(此處純屬猜測);③可能會吸附煙味、、新家具和其他奇奇怪怪的味道,并在加熱之后釋放出來。
5.新風系統的除濕裝置
前面提到,如果可以保持新風都是干燥的,就不用擔心室內潮濕問題了。新風系統的除濕裝置有以下幾種:
1)板翅式全熱交換器
也就是常說的全熱交換器,例如的直流馬達全熱交換器:
基于降溫冷凝的除濕方法,類似于壓縮機式除濕機。。你說有沒有除濕功能吧。。。的確有。。。你說除濕效率怎么樣吧。。。僅靠室內外那點溫差好像不太給力?。。。
同時,也有和壓縮機式除濕機一樣的問題,低溫會結霜,而全熱交換器直接接觸室外冷空氣,更加要注意:
2)轉輪式全熱交換器
相當于將一個轉輪式除濕機的內部結構(除了風扇)改成全熱交換器裝到新風那里去,但是不像放在室內的除濕機可以慢慢降低室內的相對濕度,轉輪式全熱交換器對除濕效率的要求比較高,決定了它的尺寸會比較大。。。
暫時沒有找到家用的方案。。
3)溶液除濕/固體吸附劑
同樣只找到工業和商業用途的。。
1.房間
在25℃,標準大氣壓條件下,從90%RH(室外新鮮空氣)降到60%RH(室內相對濕度)需要減去6.905g/m3的水分;設換氣次數為0.7次/h,層高為2.7m,換算得出除濕量需滿足13g/(㎡·h)。計算器鏈接
在20℃、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,從90%RH降到60%RH需要減去5.182g/m3的水分,除濕量需滿足9.8g/(㎡·h)。
假設一個10㎡的房間,除濕效率為98~130g/h(或2.4~3.1L/天)的除濕機可滿足需求。介于2臺半導體除濕機和1/2臺轉輪除濕機(或1/3臺壓縮機式除濕機)之間。
2.儲物空間
在我前面的云裝修文章中,提到可以用米多系列櫥柜來做DIY高箱床,也是各位值友在這篇文章的評論讓我想到要研究一下除濕的事情。
這里我們按最后一個方案的占地面積3.96㎡來估算,柜體是高60cm的,考慮的床墊和床架的高度,放寬到90cm計算,即3.564m3。
由于床底儲物不需要考慮換氣次數,所以假設睡一晚覺之后床底的濕度會從60%RH升到90%RH(這里不嚴謹,但沒有數據),然后除濕機再把相對濕度降下來。(這個模型有點簡陋。。)
同樣也是25℃,標準大氣壓條件下,除濕量為24g/天。介于3個間歇式除濕劑和半導體除濕機之間。
①轉輪式除濕機比較安靜,低溫適應性好,相對安全、環保;
②壓縮機式除濕機選擇多,價格相對便宜;
③現在新風的全熱交換器有一定的除濕作用,個人對其除濕效果和除濕效率保持觀望態度;
④其他幾種由于除濕效率低,限制了其適用范圍。半導體制冷的除濕機便宜的話倒是可以買個來玩玩(動手能力強的大神可以DIY一個)。。。
⑤個人傾向于轉輪式除濕機,理論上會比較安靜,放在主臥不至于吵著睡覺,但國內賣的商家很少,海淘的話選擇多一點(運費和稅費不少錢),3M在臺灣地區有賣一款FD-A90W看起來不錯,網商價算下來人民幣3000左右,就是不知道運費和稅費怎么算。。
⑥不怕吵的地方(或者關起門就聽不見的話),壓縮機式除濕機是個不錯的選擇,畢竟價格便宜,注意使用安全就是了。。
您的支持是我繼續寫作的動力
咨詢熱線
133-5299-3419